榮剛材料是第19屆國家品質獎企業獎得主,
它優異的策略管理系統,為公司締造傑出的經營績效,
透過獨立董事程一麟這位鋼鐵老兵的闡述,
我們得以從產業趨勢、產品定位等策略觀點,
對榮剛材料這家生產特殊合金鋼材的企業,
有一個宏觀的認識與了解。
榮剛材料科技獲得第19屆的國家品質獎(大型)企業獎,評審一致肯定榮剛材料的策略管理系統成功創造出良好的企業經營績效,產品品質也備受國際肯定,近年來的營業額每年均有近5成以上的成長率,其核心產品合金工具鋼(含高速鋼)是全球第10大供應商。
‧榮剛企業簡介
成立於1993年的榮剛材料,是台灣唯一專業生產特殊合金材料的公司,主要的產品有高速鋼、粉末 高速鋼、粉末合金、工具鋼、不銹鋼、調質鋼、清淨鋼(ESR級)....等,棒材型態以圓、扁棒為主,可以依據全球客戶的需求提供符合國際規範的產品,如AISI、DIN、JIS、BS、MIL,甚至是特定客戶的規格要求都可以量身打造,因為一貫化的生產設備與專業的服務陣容,產品行銷全球23餘國,以8大工業國家為主。
其次,榮剛除了擁有製造特殊合金材料的專業外,為提升下游客戶的產品品質及帶動產業的升級,發展產業相關零組件的成品製造也已多年,除了提供客戶正確的材料與用料知識外,完整一貫化的加工發包作業與物流系統也一併透過榮剛有效率的監控組織來完成,替客戶省卻不少時間成本,以ONE STOP SHOP 服務理念推動供應鏈組織,降低總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成為產業發展的好夥伴。
‧企業應重視策略再定位的藍海策略
在剖析榮剛材料的成功之道之前,程一麟先為大家解說策略的動態觀,他指出,經營者經營企業有兩大策略觀點,一是追求營運有效性,一是追求策略再定位。前者的作法有標竿管理、全面品質管理、精實生產、ERP等,但這些作法最後都會趨向一個競爭收斂的紅海格局;相反的,經營者應該要常思考如何追求策略再定位,也就是要不斷思考企業的下一步要做什麼。
程一麟常說,企業領導人常會犯了精神分裂症,因為他們一方面要把現在的事情(營運有效性)做得很好,另外一方面又要想辦法把自己現在做好的事情給破壞掉,要跳出這個思考框框走到下一步去,等到企業走到下一步以後,可能會發現過去做的都必須放棄掉,這是多麼艱難的事情,「為什麼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0年?為什麼江山待有人才出?」程一麟認為,破壞與建設相生相隨,這是一個自然的道理。
‧榮剛的價值創造與實踐
榮剛材料擁有許多後進者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比如說,它是國內唯一生產特殊合金材料的公司。就國內鋼鐵材料市場來說,一般的鋼鐵是以中鋼掛帥,再高一等級的就是不銹鋼,以唐榮為主,再往上一級則是工具鋼、模具鋼,或是一些耐熱鋼,這部分大概只有榮剛材料有在製造,而榮剛材料如今已在特殊鉻金材料方面做到一次購足的境界,也就是客戶來跟榮剛材料購買鋼材,除了不銹鋼與碳鋼,它都能接單,但這不意謂榮剛材料什麼都自己做,有些自己不生產的,它就透過貿易方式取得。因此,榮剛材料已從一個材料生產者變成材料提供者,也就是從製造商變成服務業者。
要做到服務業,榮剛自有一套全方位解決方案的提出,比如說,客戶向榮剛買了鋼材,回去後要如何切割、如何焊接,這些技術榮剛都有提供;或者說客戶購買了鋼塊後或材料後,需要轉製成模具,榮剛可以提供下一階段的服務,幫客戶把所需要的模具做好,當然,有些成品非榮剛業務範圍,這時它就委外給它的夥伴,目的就是要提供客戶最後所需要的產品。雖然這套全方位解決方案還未到達程一麟所謂的理想程度,但可以確定的是,榮剛已朝成品加工製造這個方向在努力。
此外,在高等級的特殊鋼材裡,取得國際多家合格供應商與實驗室的認證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用在汽車、航太業的材料更是如此。認證就像是執照一樣,表示你的產品進入這個產業,一般鋼鐵產品市場可能不太需要這些認證,但對高級鋼材而言卻不然,可是,要獲得這些認證卻是要花費很多時間,這顯示榮剛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也很早就投入資源在裡面。目前,榮剛已取得的國際供應鏈認證橫跨航太、生醫、能源、4C及水資源等,有很多是未來趨勢產業,成長潛力驚人。
‧榮剛的機會在中國市場
沒有一張榮剛股票的程一麟不避諱地跟大家公告:2020年的中國內需市場就是榮剛的機會。相較於台灣除了工具鋼以外,對其他鋼材的內需能量均較不足,中國在未來的航太建設裡,將有244座機場,未來20年內飛機需求量達3千多架,價值約3千多億美金。
在能源部分,中國有8成的油源來自國外,須透過海上運輸,因此中國目前正積極興建5條大油管,以舒解海上運輸的壓力。除了石油,中國此刻正積極發展的能源還有風力發電、太陽能、核電等。這些需求項目裡面,有很多與榮剛的核心產品相關。
在中國的能源產業裡,更可以看到榮剛蓄勢待發的成長潛力。中國為解決能源問題,已投資2千多億美金,有鑑於煤的製程具污染,中國預計將煤油比例降低55%,轉而開發煤的氣化與液化,也就是在地底下利用這些礦產能源,不直接開挖出來,拿出來的都是以轉化過的氣體或液體能源,大幅降低污染,而這裡面在在都需要耐腐、耐高溫的鉻金材料,也正是榮剛的專長所在。
中國近年流程一句「能源轉軌」,就是產業能源使用的轉變,最明顯的就是帶動交通工具的建設,以高速鐵路為例,中國計畫的高速鐵路網達一萬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鐵路網,高速鐵路需要地面發動機,而發動機需要高溫,榮剛的很多重要材料都耐高溫,且能源轉換效率高,目前,榮剛在特殊鋼的生產與製造能力在兩岸中屬翹楚地位。
再來看中國的醫療健保市場,中國將實行5千年來首次的醫療改革新政,有13億人口要比照台灣一樣納入國民健保,中國要準備投入大約8千5百多億人民幣,在2020年實施全民健保。而隨著人口老化,加上一胎化制度與平均壽命延長的結果,助長中國生醫產業的發展,生醫產業所需的材料,例如植牙、骨骼手術工具等,都會用到鈦鉻金,榮剛百分之百投資的關係企業預計於年底開工生產這項鋼材。
至於水資源,受到氣候暖化、鄉村都市化、河川污染與人口壓力,中國每個人的水資源只佔全球平均的四分之一,且分布不平均,因此,中國近來推動一項南水北遷的計畫,加上海水淡化的工程也需要耐腐蝕耐高溫性的材料。其他的產業應用還包括汽車業的感測元件、柴油與汽油引擎材料、油電混合排氣材料,工業用的模具、閥與接頭零件等,以及消費性產品市場等,在在顯示榮剛未來的機會正建立在全球最重要的經濟成長體—中國大陸市場上。
最後,程一麟以一句「打什麼,有什麼!」取代過去台灣企業常奉行的「有什麼,打什麼!」經營觀,建議榮剛,也和與會的產業界分享,他強調,因為時間越來越縮短,企業的腳步必須加快,必須要有一個快速的思路反應,才能掌握先機,為企業尋得最佳的策略定位。